「基地系列」專輯

基地與機器人

●不朽的未來史

  艾西莫夫雖然是公認的世紀級科幻大師(參見「艾西莫夫傳奇」),不過他一生的科幻創作,卻集中於早年(1939-1957)與晚年(1981-1992)兩個時期。正如在《基地前奏》「作者的話」中,艾西莫夫所特別強調的「有長達二十五年的斷層」。這是因為在那四分之一世紀的悠悠歲月裡,他將寫作重心從科幻轉移到科普(即通俗科學),立志以一己之力提振美國國民的科學水準。而他所撰寫的科普文章與書籍,內容從天文、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地球科學到生命科學與各種科技,幾乎涵蓋自然科學與應用科學所有的領域。後來,果然有許多功成名就的科學家和工程師,當面感謝艾西莫夫的啟蒙。而在許多英美讀者心目中,艾西莫夫早就是科普的同義詞。

   一九八○年代,在全世界科幻迷千呼萬喚之下,艾西莫夫終於與雙日(Doubleday)出版社簽約,重拾他最有名的兩大科幻系列「機器人」與「基地」。而且在一開始,他就悄悄立下一個心願──利用這個機會,建立一個統一的、龐大的「未來史」架構,以囊括早年所有的重要科幻系列。除了「機器人」與「基地」這兩大支,還要包括相對而言名氣較小的「帝國系列」。(其實三本「帝國系列」也都是一流作品,卻因為三本書彼此間聯繫太弱,以致一直活在另外兩大系列陰影之下。)

   然而,這個雄心壯志執行起來卻困難重重,甚至遭到不少出版界朋友反對。好在艾西莫夫擇善固執,無論如何也要克服所有的艱難險阻。難題之一,艾西莫夫早年寫科幻的時候,刻意不讓這兩大系列彼此間有任何關係。換句話說,「機器人系列」與「基地系列」的故事發生於不同的虛擬宇宙中,是兩套互相獨立的虛擬歷史。難題之二,在「基地系列」裡,科技顯然比「機器人系列」更為先進,時代則更為遙遠,卻偏偏看不到機器人的蹤跡(更誇張的是「基地三部曲」幾乎連電腦也沒有)。當然還有難題之三、之四……不過相對而言,其他困難也就不算什麼了。

   艾西莫夫如何克服這兩大難題呢?一來,他藉著擴充「機器人系列」,建立起「機器人」與「基地」兩者的關係;讓兩段原本毫不相干的虛擬歷史,逐漸發生千絲萬縷的聯繫。二來,他在不違背「基地三部曲」的設定下,分別在「基地前傳」與「基地後傳」裡,巧妙地延續了機器人的氣數。三來,在那些晚年期作品中,他提出一個無懈可擊的理論,圓滿解釋了機器人為何在早年的「基地三部曲」缺席。如此,「機器人系列」與「基地系列」終於得以隔著「帝國系列」遙相呼應,而最後的成果,則是三大系列融鑄成一個科幻有機體,化為一部俯仰兩萬載、縱橫十萬光年的銀河未來史。

●基地前傳與後傳

   艾西莫夫一生總共寫了七大冊的基地故事,其中「基地三部曲」是早年的成名作,由九篇中短篇集結而成。至於兩本「前傳」與兩本「後傳」,則是艾氏暮年以爐火純青功力所創作的四部長篇小說。

   必須強調的是,艾西莫夫當初是先完成「後傳」,才回過頭來補寫「前傳」。這是因為「基地三部曲」擁有一個標準的開放式結局,照理說應該還有更精采的續集。根據艾西莫夫自己的說法,幾十年來,有無數的讀者向他抱怨:非常氣憤,故事居然就這麼結束了!因此一旦決心創作第四本基地小說,艾西莫夫自然而然接著三部曲寫下去。於是他以基地紀元四九八年為時代背景,寫成《基地邊緣》以及《基地與地球》兩本後傳。

   雖然《基地與地球》也留下許多伏筆,其實更應該有續集,可是出人意料之外,大師竟然也有腸枯思竭的時候。換句話說,艾西莫夫始終想不到該如何鋪陳後續的複雜情節。好在不久之後,由於在電梯中巧遇一位忠實讀者,而讓艾氏有了「前傳」的靈感。

   用最簡單的說法,前因後果如下:貫穿「基地三部曲」最重要的人物,當然是哈里•謝頓這位「心理史學宗師」兼「基地之父」。然而在三部曲中,謝頓卻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神秘客,僅僅讓讀者驚鴻一瞥,隨即成為歷史人物。為了彌補這個遺憾,更為了給廣大讀者一個滿意的交代,艾西莫夫決定再度眷顧這個傳奇角色,用兩本「前傳」詳盡刻劃謝頓的一生,以及心理史學與兩個基地的創建過程。

   於是,一九八七年初,艾西莫夫開始撰寫《基地前奏》。當時他健康狀況尚可,因此好整以暇地用整本書的篇幅,描述謝頓三十二歲時的生命轉捩點。然而一兩年之後,艾氏意識到了天不假年,於是在規劃第二本前傳時,簡直就是和死神賽跑──為了完整回顧謝頓的一生,他有計畫地在《基地締造者》五篇中,分別描述謝頓四十歲、五十歲、六十歲、七十歲與八十歲的一段重要事蹟。遺憾的是,在該書即將大功告成之際,艾西莫夫卻在一九九二年四月六日提前嚥下最後一口氣。後來,雙日出版社根據他的殘稿,於他逝世次年正式出版這本告別作,總算替他完成了這個心願。

   不過,雖然根據創作順序,「前傳」應該排在「後傳」之後,但是考慮到基地系列的整體脈絡,以及與機器人系列的呼應關係,對於首次接觸的讀者而言,還是先閱讀前傳較為合適。正因為如此,奇幻基地版的基地系列,採取三部曲前傳後傳這樣的出版順序。

   凡是看過兩本前傳的讀者,一定都已經注意到,基地前傳的小說形式,和基地三部曲有著明顯的不同。一言以蔽之,三部曲是以浮光掠影的方式,敘述將近四百年的銀河歷史。而兩本前傳(尤其是《基地前奏》),則是以極其詳盡且細膩的文字,對謝頓的一生做了深入的分析與刻劃。

   就小說形式而言,兩本後傳極為接近《基地前奏》。換言之,這兩本書是以極長的篇幅,描寫一連串歷時僅數個月的重大事件(參見「時空背景與故事年表」)。然而,基地後傳最大的特色,在於捨棄「歷史演義」的筆法,也不再引用《銀河百科全書》的任何條目。這個嶄新的嘗試,讓整個故事不再像是早已發生的歷史,甚至無形中變成了「現在進行式」,令人感到一切尚在未定之天。如此一來,讀者自然更有參與感,並對故事的結局更能充滿樂觀的期待。

 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無論《基地邊緣》或《基地與地球》,都曾經榮登《紐約時報》的暢銷書排行榜。尤其是前者,艾西莫夫尤為驕傲,曾在自傳中這麼說:「我當了四十三年的作家,《基地邊緣》是我的第二百六十二本書,但在此之前,我一直和這個排行榜無緣。」後來,在那個最具指標性的排行榜上,這本書停留了二十五週,最高曾經衝到第三名。次年,《基地邊緣》果然不負眾望,贏得一九八三年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獎。

   集科幻大師與科普大師於一身的艾西莫夫,總是喜歡將最新的科學知識巧妙地融入科幻小說中。例如在撰寫基地前傳時,他就悄悄借用了當時頗為熱門的「混沌理論」,為心理史學的學理背書。而這兩本後傳,則是將出現於一九七○年代的「蓋婭理論」,直截了當轉化成故事的核心科幻因素。至於轉化得多麼奇妙,就得由小說本身揭曉了。

●機器人學法則

   根據艾西莫夫的自述,十幾歲的他早已是堅定不移的科幻迷。他讀了許多機器人小說,發現它們可歸納為兩大類:佔絕大多數的是第一類「威脅人類的機器人」,而第二類「引人同情的機器人」則極為罕見。前者幾乎千篇一律,很快便令他生厭,至於後者,「在這類故事中,機器人是可愛的角色,常常遭到人類的殘酷奴役。它們讓我著迷。」

   雖然艾西莫夫對「引人同情的機器人」情有獨衷,但身為理性主義者,他自己在創作機器人故事的時候,卻隱隱瞥見另一種機器人的影子。他逐漸將機器人想成是工程師所製造的工業產品,它們具有內建的安全機制,不會對主人構成「威脅」;又因為是用來執行特定工作,所以它們和「同情」更沾不上邊。

   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與摸索,艾西莫夫終於在一九四二年,在<轉圈圈>這篇小說裡,逐字逐句寫下「機器人學三大法則」。不久之後,西方科幻作家筆下的機器人紛紛改頭換面;上述兩類窠臼正式走入歷史,服從三大法則的「實用型機器人」成為新的典範(請注意這是指科幻小說,並不包括科幻電影,尤其是好萊塢的科幻電影)。艾西莫夫因此十分得意,一直大言不慚地承認自己是「現代機器人故事之父」。當然,這也是科幻文壇公認的事實。

   寫出「機器人學三大法則」的內容之後,艾西莫夫從未做過版本上的修訂。自始至終,三大法則都是如下的形式:

   一、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,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。

   二、除非違背第一法則,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。

   三、在不違背第一法則及第二法則的情況下,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。

   然而在科幻世界裡,沒有任何事是一成不變的。一九八五年,在《機器人與帝國》這本書的後半,艾西莫夫破例將三大法則擴充成如下的四大法則:

   零、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整體,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整體受到傷害。

   一、除非違背第零法則,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,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。

   二、除非違背第零或第一法則,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。

   三、在不違背第零至第二法則的情況下,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。

   如前所述,無論是在「基地前傳」或「基地後傳」中,都出現了機器人的神秘身影。這些機器人最大的特色,正是一律服從擴充自三大法則的「機器人學四大法則」。

●艾西莫夫未來史(依故事序,括號內為出版年份)

機器人系列
  機器人短篇全集(The Complete Robot,1982)
  鋼穴(The Caves of Steel,1954)
  裸陽(The Naked Sun,1957)
  曙光中的機器人(The Robots of Dawn,1983)
  機器人與帝國(Robots and Empire,1985)

帝國系列
  繁星若塵(The Stars, Like Dust─,1951)
  星空暗流(The Currents of Space,1952)
  蒼穹一粟(Pebble in the Sky,1950)

基地系列
  前傳
    基地前奏(Prelude to Foundation,1988)
    基地締造者(Forward the Foundation,1993)
  三部曲
    基地(Foundation,1951)
    基地與帝國(Foundation and Empire,1952)
    第二基地(Second Foundation,1953)
  後傳
    基地邊緣(Foundation's Edge,1982)
    基地與地球(Foundation and Earth,1986)

參考資料:
Asimov, Isaac. I. Asimov: A Memoir. Doubleday, 1994.
Asimov, Isaac. It's Been a Good Life. Prometheus Books, 2002.
不朽的科幻史詩 http://sf.nctu.edu.tw/yeh/fundation_2.htm
科幻大師的科普緣 http://sf.nctu.edu.tw/yeh/fundation_5.htm


Copyrightc 1998~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
若有網站瀏覽方面的問題請洽網站管理人